上個月底,湖人與Augustas Marčiulionis簽下了一份Exhibit 10合約,而這位在Saint Mary’s大學打滿四年的立陶宛後衛,有位鼎鼎大名的父親Šarūnas Marčiulionis。
Šarūnas曾代表尚未解體的蘇聯於1988年奪得奧運金牌,並在1992年代表立陶宛贏得銅牌。而在NBA打了七年的他,不僅為歐洲球員開闢了一條新路,也留下了風靡現今聯盟的歐洲步。
不過,身為這位名人堂球星的兒子,Augustas的球技一開始並未如多數星二代般令人眼前一亮。Šarūnas回國後創辦籃球學院,幾年後,在一次受訪時,談到了也參加學院、當年九歲的兒子時,簡短地表示「觀念不錯、擅長左手運球」,但提到右手投籃時便若有所思、沒有再說下去。
2002年出生的Augustas在2018-19球季就加入了職業聯盟,但他簽下的都是業餘合約,這也讓他保有能來NCAA打球的資格。只是,2021年來到Saint Mary‘s大學的他,卻讓總教練Randy Bennett有些驚訝。因為Bennett光憑姓氏,便先入為主地認為Augustas已經是職業級的球員,但在親眼所見後,才發現他還只是個需要磨練的原石。
來到大學的第一個訓練營,Augustas便嘗到了防守不斷被對手突破的滋味,加上就連英文都說得很不流利,讓他備受打擊。
Augustas說,在打電話給父親時,父親一直鼓勵自己要更有企圖心。這也讓他重新明白,自己放棄了在立陶宛打職籃的機會而來到美國挑戰大學籃球,如果在這種時候放棄,未來一定會後悔。
「身為一名大一新生,要學的東西很多,甚至不知道自己不懂什麼。」選擇迎接挑戰的Augustas說,「你只能持續努力奮鬥、盡一己之力幫助球隊。這是一段非常美妙的過程,很高興我能體驗它的箇中滋味。」
除了常常打電話給父親得到鼓勵並緩解鄉愁之外,在大三球季開始前,Bennett教練在訓練營播放《The Other Dream Team》的紀錄片,也成為Augustas更上一層樓的契機之一。
這部紀錄片中講述了Sarunas如何艱辛地打造並率領立陶宛國家隊贏得銅牌的過程,Bennett希望Augustas也能像父親一樣成為球隊的領袖。看著Augustas觀看影片的神情,Bennett也覺得此舉的確收到了效果。
在大學的最後兩個球季,破繭而出的Augustas連續獲選為WCC聯盟的年度球員,並在大四繳出平均14.2分、5.9助攻、1.3抄截的成績。
Augustas在四月時因為受了腳傷而錯過NBA選秀聯合訓練營與各隊的試訓,最終也在選秀中落選,最快得等到七月底才能重新站上球場。儘管這稱不上是順利的生涯起步,但對一路走過許多難關的Augustas來說,若這段繞了點路的旅程能讓他看見不同的風景,也稱得上是另一種美麗的過程。
這份Exhibit 10合約,將成為Augustas在這段過程中起步的契機。而從走過的路途中吸取經驗的他,仍然有機會能在NBA世界中走出屬於自己的歐洲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