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過的低谷與成長,此刻化為金盃倒影—Shai Gilgeous-Alexander

走過的低谷與成長,此刻化為金盃倒影—Shai Gilgeous-Alexander

【文字撰寫:雷霆車場 Lighting Parking Lot 、圖片繪製:RIP

三年前的2022-23球季,是奧克拉荷馬雷霆奪冠核心初具雛型的時候,他們接連選中了Chet Holmgren與Jalen Williams。從Holmgren打破夏季聯賽阻攻紀錄,拉著一幫隊友受訪開始,球隊賽後「群聚」受訪的傳統就延續至今。球員凝聚力上升的同時,雷霆也於重建後首次踏入競爭行列,整季取得近五成勝率,只差一場附加賽勝利就能重返季後賽舞台。

就像所有力爭上游的年輕球隊一樣,雷霆有時能夠扳倒強敵,有時卻會敗給爐主球隊,令人興奮也令人搖頭,每一次勝負都能夠造成球員們內心的劇烈起伏。他們的領袖Shai Gilgeous-Alexander也是如此,那個賽季他會在每次贏球後,在Instagram發一些跟比賽有關的貼文,裡面包含了各個諧音與雙關詞,Williams還會在留言區認真分析裡面的文案,彷彿是專屬於他們的小小慶祝活動。

單季40勝對豪門球隊來說或許不值一提,但對SGA來說,卻是經過了兩個20勝賽季、渡過無數輸球的夜晚、陷入交易傳聞後才得來的階段性成功。

事實上,生涯前6個賽季只打贏一輪系列賽的SGA,對自己籃球路上的「失敗」再熟悉不過。

高中時曾經在校隊選拔被刷掉、以只投進2球卻有5次失誤的單場表現結束大學生涯、新秀年後就遭到母隊交易、曾坐在板凳上看著隊友們輸給灰熊73分、在附加賽第二場被灰狼的高大防線搞得狼狽不堪、世界盃準決賽在塞爾維亞的聯防中落馬、在2024年第二輪第六戰的最後時刻將三次罰球機會奉送給P.J.  Washington並將勝利拱手讓人,都是歷歷在目的血淚記憶。

去年夏天,他帶著NBA球員眾多的加拿大男籃挑戰奧運,但在八強賽就倒在地主法國的面前,這個殘酷的敗北敲響了SGA內心的警鐘。

「當時我心想,我們擁有一群優秀的NBA球員,我們參加奧運、奪得獎牌是順理成章的事,我也會在四年後繼續參加洛杉磯奧運。」

「但我忽略了可能會受傷、無法參加奧運的風險,然後再過四年,我或許就已經過了巔峰期,並出現比我更優秀的球員。屆時,我就再也沒有機會參加奧運了。」

「那場輸給法國隊的比賽,讓我清楚的認知到『我得再等四年才能拿到獎牌』,也讓我明白,永遠不要把機會當作理所當然,因為人生是沒有一定的。」

SGA的發言與雷霆的歷史緊密相連,這座城市靠極具天賦的三巨頭,於2012年闖進總冠軍賽。雖然落敗,但外界仍看好他們很快能再挑戰冠軍寶座。後來的事情,大家都知道了。花了整整13年,雷霆才終於再次衝出西區。

SGA沒有讓自己陷入相同的困境,他會記住每一次失利,並在這些年不斷於低潮中學習新技能,鍛鍊出精熟的中距離單打技術,提高三分線外的把握度,增加積極性利用身材在協防方面貢獻,也逐年減少觸球時間,提升分球的速度,試圖讓團隊進攻不因自己而停滯。

這次的總冠軍賽第七戰就是最好的案例,他的單打魔力被國家隊隊友Andrew Nembhard消耗殆盡,外線跳投手感盡失,全場27投8中,完全沒有王牌一夫當關的摸樣。

但他利用自身的進攻威脅,在出手前盡可能牽引防守,並在最後一刻將球巧妙地送到空檔隊友的手中,繳出12助攻且僅發生1次失誤的表現。長久以來的進步有了成果,SGA證明自己不是只能獨善其身的得分手,而是就算擅長的武器在最重要時刻沒能發揮,也能帶動全隊前進的領導者。

「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一直贏下去,自己永遠不會落敗,但不管結果如何,你都必須從中學習。」

SGA最終攀上頂峰,成為Kareem Abdul-Jabbar、Michael Jordan與Shaquille O’Neal以來,第四位在單季斬獲得分王、MVP、FMVP的殿堂級球員。他在達成如此成就的第七戰,僅有整場不到三成的命中率,離「完美」有很長一段距離。但這對他來說已是家常便飯,因為SGA總能從自身的成功與失敗經歷中學習。

就如同他最新一篇IG貼文,裡面的最後一句話所說:

「凝視著歐布萊恩金盃,我唯一的對手是獎盃裡的那個倒影。」

接下來,他會繼續追逐著這個心目中的完美形象。